Anduin Xue
Anduin Xue

Anduin's Tech Blog

All Posts


Display code coverage information for .NET Core project using Azure DevOps.

本文深入解析了如何在Azure DevOps中为.NET Core项目展示代码覆盖率数据,通过构建管道配置和测试结果分析,揭示了软件质量保障的关键路径。文章不仅提供了从构建管道创建到覆盖率徽章生成的完整操作链,更引发了对测试覆盖度与代码质量关系的深层思考——当测试覆盖率显示为87%时我们是否应该满足?如何通过覆盖率数据识别潜在的测试盲区?在跨平台开发场景中Linux系统仍不支持代码覆盖率收集这一现状是否会影响开发策略?文章通过Windows平台专有的构建配置要求,提示开发者在选择CI/CD环境时需权衡工具链兼容性与测试完整性。当覆盖率徽章以动态形式展示在readme文件中时这种可视化手段如何影响团队对代码质量的感知?更重要的是当测试通过率与覆盖率指标出现偏差时我们该如何解读这两组数据背后的技术含义?最终文章抛出一个值得所有开发者思考的问题:在追求100%覆盖率的过程中我们是否忽略了测试用例设计本身的质量?这种对测试方法论的反思或许比单纯追求数字更为重要。--Qwen3

.NET Core Azure DevOps .NET Test MSTest Integration Test Code coverage GitHub

ASP.NET Core Integration Test using MSTest

本文探讨了在ASP.NET Core集成测试中替代官方推荐xunit框架的可能性问题。通过实践验证表明MSTest可以完美替代xunit实现完整测试流程文章展示了如何通过移除xunit依赖并安装MSTest组件构建基于MSTest的测试架构重点解析了测试服务器的启动机制与HTTP请求的自动化验证方案。测试类通过动态创建服务器实例并绑定指定端口实现了与真实环境的模拟交互同时通过[TestMethod]和[DataRow]特性构建了可扩展的测试用例体系。值得注意的是测试框架的切换并非简单的工具替换而是需要重构测试生命周期管理尤其在服务器启动与资源释放环节必须建立严格的[TestInitialize]和[TestCleanup]机制以确保测试环境的隔离性。这种测试架构的迁移启示我们软件测试的灵活性不仅体现在框架选择上更在于对测试流程的深度控制。当面对不同测试框架的适配问题时我们是否应该优先考虑开发习惯还是框架特性?在测试稳定性与框架扩展性之间是否存在最优解?这些问题或许能引发开发者对测试策略更深层的思考。--Qwen3

ASP.NET Core C# .NET Core Test MSTest Functional Test Integration Test

Fire and forget in ASP.NET Core with dependency alive

在ASP.NET Core中实现fire and forget模式时,开发者常通过Task.Run启动异步任务但可能忽略依赖项生命周期管理。当控制器触发耗时任务后自身即被释放,导致注入的依赖可能提前销毁从而中断任务执行。文章揭示了直接在控制器中调用Task.Run的潜在风险,提出通过单例服务CannonService解决依赖存活问题的创新方案。该服务利用IServiceScopeFactory动态创建作用域,确保任务执行期间依赖项始终有效。通过将耗时操作迁移至单例服务中执行,既避免阻塞主线程又能保持依赖存活,同时引入异常处理机制增强任务健壮性。这种设计模式突破了传统依赖注入的生命周期限制,为长时异步任务提供了优雅的解决方案。文章最后抛出值得深思的问题:当任务依赖多个作用域服务时,如何平衡资源占用与任务可靠性?当系统负载剧增时,这种基于Task.Run的调度策略是否存在潜在瓶颈?或许我们该重新审视fire and forget在现代云原生架构中的最佳实践。--Qwen3

ASP.NET Core C# Async Fire and forget dependency injection singleton service

How to serialize JSON object in C# without Newtonsoft Json

在C#开发中遇到JSON序列化需求却受限于Newtonsoft.Json的版本冲突问题时如何破局?本文提出了一种纯C#解决方案通过DataContractJsonSerializer实现自定义JSON转换器。开发者只需将MyJsonConverter类集成到项目中即可获得与Newtonsoft.Json相似的序列化能力该方法通过MemoryStream实现内存级数据流转无需依赖第三方库即可完成复杂对象的递归序列化。示例中的书籍关联结构验证了其处理嵌套对象的能力当对象的Related字段包含子对象时转换器能自动处理null值并保持结构完整性。这种轻量级方案不仅解决了依赖冲突问题还为资源受限场景提供了替代方案但同时也引发更多思考:当面对包含循环引用的对象时这种转换机制会如何表现?在性能对比中纯C#方案与Newtonsoft.Json的效率差异有多大?当需要处理包含动态类型的复杂数据结构时是否需要对转换器进行扩展?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能帮助开发者在不同场景下做出更明智的技术选型。--Qwen3

C# JSON .NET Newtonsoft.Json JSON handling Custom JSON solution

Enable PowerShell remoting for Windows Server machines

本文介绍了如何通过PowerShell实现Windows Server的远程管理功能并解决自签名证书的配置难题重点解析了从清除旧监听器生成自签名证书到设置HTTPS监听端口的完整流程同时提供了连接远程服务器时的会话选项配置技巧包括跳过证书信任链验证的关键参数设置并展示了实际连接成功后的交互界面针对可能出现的端口阻塞问题提出了创建防火墙规则的解决方案引发读者思考如何在保障安全性的同时优化远程管理体验如何在不同网络环境中平衡证书验证的严谨性与操作便捷性以及如何设计更智能的证书自动更新机制来应对长期维护需求--Qwen3

PowerShell Windows Server Remote Management WMI PowerShell Remoting Self Signed Certificate

Best-practice after creating a new Linux server

本文系统梳理了Ubuntu服务器的优化与安全配置全链路,重点涵盖系统性能调优、安全加固及部署准备。核心要点包括:通过镜像源自动测试选择最优网络源,升级至最新内核并启用性能模式提升硬件利用率,配置自动安全更新策略平衡稳定性与风险,调整CPU频率策略与时区设置,移除非必要组件如Snap减少资源占用,通过基准测试工具量化服务器性能指标,并提供Node.js/Docker/.NET等运行时环境安装指引。安全层面强调定期执行系统更新与手动补丁修复,性能优化则聚焦内核版本管理与硬件资源调度策略,最终为服务部署提供标准化的系统环境。--Qwen3

bash Linux Ubuntu SSH System Configuration Server Optimization

Setup auto-renew wildcard HTTPS certificate on Azure virtual machine

本文系统阐述了在Azure虚拟机上实现通配符HTTPS证书自动续订的完整技术方案。通过迁移DNS到Azure管理平台、部署Windows Server虚拟机、配置win-acme证书工具链,构建了一个无需人工干预的HTTPS安全体系。方案核心在于利用Let's Encrypt免费证书服务与Azure DNS验证插件的协同机制,通过应用注册实现自动化域名验证,最终达成通配符证书的自动申请与续订。该方案突破了Azure原生服务在通配符证书支持上的局限性,同时通过IIS与证书管理的深度集成,确保了网站服务的持续可用性。值得关注的是,方案特别强调了DNS迁移的潜在风险与规避策略,揭示了证书自动化背后的身份认证逻辑。当域名解析权完全托管于Azure时,如何平衡系统安全与操作风险?在证书生命周期管理中,自动续订机制是否可能产生新的运维盲区?或许我们应当思考:当云计算平台提供越来越完善的自动化工具时,开发者是否正在失去对关键基础设施的掌控能力?--Qwen3

Azure Azure DNS Windows Server HTTPS Win-ACME Certificate letsencrypt ACME

C# Rotate the square matrix

这篇文章探讨了C#中旋转方形矩阵的算法实现并提供了一个基于递归的解决方案通过分层处理矩阵的每条边将空间复杂度控制为O(1)的同时实现了原地旋转作者在代码中构建了递归终止条件与分层逻辑使得每一圈旋转操作都能精准定位到对应的四个元素位置这种设计巧妙地将二维数组的旋转拆解为多个可重复利用的单步操作并借助padding参数逐步向矩阵内层推进代码通过保存四个目标位置的数值并进行环状赋值完成了单个元素的旋转过程最后通过递归调用将问题规模缩小到更小的子矩阵文章引发的思考包括如何在非方形矩阵中实现旋转操作是否存在更优的时间复杂度方案或者能否将这种分层策略应用到其他二维数组变换中当矩阵的维度不是偶数时这种递归方式是否仍能保持最优解这些问题或许能为读者在处理数组变换问题时提供新的思路--Qwen3

C# Algorithm Matrix Math Matrix Rotation C# Implementation

Creating a proxy to another URL with ASP.NET Core

本文介绍了一种在ASP.NET Core中实现HTTP代理的轻量级方案通过扩展方法将HttpContext转换为可重用的HttpRequestMessage并构建完整的请求转发与响应处理链。文章重点展示了两个核心方法CreateProxyHttpRequest与CopyProxyHttpResponse的实现逻辑:前者通过解析原始请求方法处理流式数据并复制请求头信息构建目标请求对象后者则通过处理响应状态码头信息及响应体实现透明返回。这种设计允许开发者在现有项目中灵活实现请求代理功能而无需部署独立的代理服务器。值得注意的是实现过程中针对不同HTTP方法的处理差异以及头信息的精细拷贝策略都体现了对HTTP协议的深入理解。当访问特定路由时请求将被代理至目标URL(如示例中的google.com)并保持浏览器端的无感知交互。这种技术方案为API调试中间件开发等场景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但同时也引发思考:如何在实际项目中平衡代理功能的灵活性与安全性?如何处理更复杂的路由规则与身份验证需求?当请求链延长时如何优化性能瓶颈?这些问题都值得开发者结合具体场景深入探索与实践。--Qwen3

ASP.NET Core C# Reverse Proxy Web Proxy HTTP Proxy

Fix Azure Media Player can't play video in iOS mobile devices

当Azure Media Player在iOS设备上遭遇视频播放障碍时开发者往往陷入两难境地——同样的页面在Android设备流畅运行却在iOS设备遭遇无声的崩溃。这种跨平台的兼容性困境揭示了现代视频播放技术中隐藏的复杂生态。开发者需要直面iOS系统对HTML5视频的特殊处理机制其对autoplay和playsinline属性的严苛要求构成了第一道门槛而nativeControlsForTouch的禁用则暗示着系统级控件与自定义皮肤之间的权力博弈。更深层的技术迷局在于MIME类型的精确匹配当application/vnd.ms-sstr+xml与application/dash+xml的细微差异成为播放成败的关键时开发者不得不重新审视流媒体协议的底层逻辑。令人意外的是事件监听器这一常见调试手段在iOS设备上竟可能引发播放器的性能灾难这种反直觉的现象背后或许暗藏着iOS对JavaScript异步操作的优化策略。当开发者删除这些监听器后播放速度的质变性提升不仅提供了技术启示更抛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追求功能完善与性能优化的天平上我们是否过于依赖表面可控的技术方案?而当广告插件和字幕功能在iOS设备上成为播放障碍时开发者是否意识到跨平台开发中"功能迁移"的本质挑战?这些未解之谜仍在等待更多实践者的探索与验证。--Qwen3

Azure Media Player Azure Azure Media Service Video Playback iOS Devices Configuration Adjustments

微信的架构是如何实现分布式消息分发?

微信的分布式架构设计揭示了其背后复杂而精巧的系统逻辑。通过在全球部署的分布式服务器节点微信实现了消息的快速传递与容错能力。当用户在澳大利亚发送消息时数据无需绕行中国数据中心而是直接通过最近的节点完成传输这种设计不仅降低了延迟更让微信具备了“哪里不快加哪里”的弹性扩展能力。服务器选择算法通过动态匹配用户位置与节点状态确保消息路径最优而切换算法则让故障节点的用户能无缝迁移至可用服务器。用户发现机制则解决了好友消息路由问题——当用户A与用户B聊天时系统会自动定位他们共同的最近服务器完成消息中转。这种设计解释了为何微信要求手机扫码登录PC端:若PC与手机连接不同服务器消息将无法同步。而聊天记录仅保存在本地设备上也导致更换设备时数据丢失。微信的架构优势在于其高可用性与去中心化特征。当非洲用户激增时新增节点即可自动融入网络无需人工配置;当某地服务器故障用户会自动切换路径而不会感知中断。与集中式架构的QQ相比微信的分布式设计消除了单点故障风险但同时也带来了多设备同步的挑战。这种设计哲学让微信更像通信基础设施而非传统应用——不同地区的服务器可独立适配当地法规如某国要求数据存储即可在该国部署带审查功能的节点而无需修改整体架构。文章最后抛出值得深思的问题:产品经理是否真正理解技术约束?那些抱怨微信登录限制的PM或许未曾意识到分布式架构对数据同步的天然限制。微信的架构设计是否能为其他应用提供启示?当我们在讨论“发消息”这个简单功能时是否低估了其背后需要解决的复杂系统问题?--Qwen3

Web WeChat Distributed Messging IM Distributed Systems

Download any Azure Media Service video or live stream with FFmpeg.

本文提供了一种通过FFmpeg下载Azure Media Service视频或直播流的实用方法。核心在于将Azure提供的smooth streaming URL转换为m3u8格式并利用FFmpeg的协议白名单功能实现下载。操作流程包含三个关键步骤:首先安装FFmpeg并配置协议白名单参数,其次从目标视频获取以manifest结尾的URL,最后通过追加format=m3u8-aapl-v3参数构建完整下载命令。技术细节揭示了媒体服务协议转换的可行性——当视频流被转码为HLS格式时,其分片特性恰好匹配FFmpeg的copy编码策略。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技术路径不仅适用于点播内容,对直播流同样有效。技术实现背后引发值得深思的问题:媒体服务协议设计的开放性边界在哪里?当标准协议与自定义扩展产生交互时,系统安全性是否面临新的挑战?而当视频分发机制与下载技术形成对抗关系时,我们该如何看待内容保护与技术自由之间的平衡?--Qwen3

Azure Media Player bash Azure Azure Media Service Download FFm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