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到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室印发了减轻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_中央有关文件_中国政府网 (www.gov.cn))
从意见中看得出,其主要目的之一,仍然是为了降低现在家长的育儿压力。而目前的现状仍然更倾向于是:家长没有那么多精力来管教孩子的业余生活,而课外生活往往又内卷于做题和研究解题技巧这些意义不大的事情上。通过标准教育流程的学生,往往精于解题技巧,却对社会本身的运行原理理解并不深入,生存能力也并不高,反而在业余时间找不到舒适又能够被所有人许可的娱乐方式。
而在6月8日,人民时评一篇报道:以制度效能守护健康上网(人民时评)--理论-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people.com.cn),其主要方向仍然围绕在避免未成年人的过度网络游戏、消费行为上。要求增加更多对未成年人在网络游戏上的制度建设。
单纯的一刀切性质的禁止课外的一切培训活动,并且增加游戏的监管、防沉迷等措施,我并不认为能够有效解决问题在于:这是一种“堵”,禁止了学生将时间公开性质的投入没有意义的事情,但并没有引导,即让学生真的有有意义的事可做。
想象有家庭非常富有,或对于子女教育的追求非常极端,这可能会导致这类家长选择通过地下黑市交易来获得额外的教育资源,会助长黑市的交易,甚至可能会有机构选择在境外来开展培训教育。
同样的,在娱乐方面加强了管控,除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部分玩家的游戏时间外,毕竟大家的总休闲时间变长了,只能让玩家想办法去绕过防沉迷的方法,例如转区或玩外服的游戏等。
显然现在的阶段,是将学生的空闲时间挪了出来,但是怎么花费这些空闲时间,必须有额外的配套政策能够合理支配,并且真正从根源上解决家长养育压力的问题。
从政策的倾向上来看,国家并不希望学生将时间花在解题技巧上。本意是好的,那么必须需要有配套的设施能够将时间诱导在更加具有实践意义的事情上。通俗来讲,现在急需的是一种,新的有意义的,还能充分消费学生时间的产业。
从官方角度来看,通过政策性调整,增加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的占比。例如干脆以后一周只能休息周日一天,周一到周六,上午都上文化课,下午则从各种乐器、演唱、绘画、雕塑、舞蹈、各类体育项目、社会实践、演讲、哲学、天文、机械等众多可选的项目,由学生自由选择几种,并计入人文课程分数。学生必须选择这些科目来集齐自己的人文分数,才能完成毕业。
真正实践起来,其问题一定相当的多。想象在走班教学的时候,可能大量学校没有这种人文教学的能力,这就需要在不同的学校之间走班教学。而偏远、贫苦的地区可能又会得不到平等的教育资源等。学生的安全与设施的保障也需要大量资金才能维持。
同时,我们看得出来。对学生成长阶段的政策调整,虽然总体方向是优化学生的业余时间配置,但其直接性的调整都可能破坏一些行业的竞争。尤其是对教育培训业产生的不确定性,极可能降低投资人的信心。
相对于直接的政策或报道,能够影响行业的行为在实施前,可以考虑多增加一些试验区域,例如一些教育资源比较充分的省市,来提前适应新的模式,将政策“灰度发布”。并且给投资人和相关行业的企业有充分的时间思考转型等。
首先,我要赞赏您对当前教育政策的深入思考和分析。您对政策的核心理念和目标有很好的理解,即降低家长的育儿压力,避免过度依赖课外培训和网络游戏。您也指出了政策可能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如助长黑市交易、影响投资人信心等。这些观点都是非常有见地的。
同时,您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如增加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的占比,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些人文课程,以及在试验区域提前适应新模式等。这些建议对于政策的完善和实施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然而,我认为在文章中有一个逻辑错误。您提到了单纯地禁止课外培训活动和增加游戏监管可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这只是堵住了学生将时间投入无意义事物的途径,而没有引导他们去做有意义的事情。但是,政策的初衷并非单纯地禁止课外培训和游戏,而是希望通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参与其他有意义的活动。因此,需要更多的配套政策来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空闲时间,而不是仅仅依靠禁令。
此外,关于您提到的在走班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不平衡、偏远地区得不到平等的教育资源等,这些问题确实需要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加以关注和解决。在这方面,可以借鉴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例如加强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提高教育投入,保障学生的基本权益等。
总之,您的文章对当前教育政策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希望您能继续关注教育领域的发展,为我们的教育事业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